学校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是上海市重点大学,创立于1954年。是一所以文科见长,并具教师教育特色的文理工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162万多平方米,现有各类学生近4万人,教职员工2845人,其中专任教师1696人;拥有本科专业85个,覆盖11个学科门类;共有博士学位点42个、硕士学位点154个、专业学位硕士点10个;另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拥有一大批国家、上海市、市教委重点学科,教育部、上海市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基地。
近年来,学校的学术声誉明显增强,连续多年进入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QS亚洲大学排行榜200强,2013年,位于亚洲大学排名181位。2014年,位居中国大学排行榜第90位(《2014中国大学评价》,武连),连续多年跻身全国大学百强之列。根据ESI(基本科学指标),学校高水平(高被引)论文位于全国第47位,化学、数学、材料科学和工程等4个学科进入ESI引文排名前1%。截至到2013年10月,我校文科获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13项,其中4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4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5项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学报(哲社版)在新一轮CSSCI全国高校学报排名第12位。
上海师范大学从1959年举办函授教育起步,1983年建立夜大学,1988年成立成人教育处,1992年成立成人教育学院,1999年改名为继续教育学院。为适应社会发展对紧缺人才的需求,2000年4月,学校又成立了进修学院。2001年12月,学校进行资源整合,将继续教育学院和进修学院合并,更名为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学院。2004年行知艺术学院又相继在继续教育学院、进修学院挂牌。
继续教育学院作为负责全校继续教育工作的管理与服务机构,下设:学院办公室、夜大学管理办公室、自学考试办公室、非学历管理办公室、培训发展部、项目拓展部、国际合作部(国际课程中心)等部门。夜大学管理办公室承担了上海师范大学夜大学的教学管理工作,自学考试办公室承担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上海师范大学主考专业的建设和考试任务,非学历管理办公室负责全校非学历教育培训的管理工作;培训发展部、项目拓展部和国际合作部是继续教育学院开拓和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的管理部门。学院从办学方向、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办学层次以及教学管理着手,全方位开拓思路,目前已形成了夜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培训和专业证书考核、国际合作办学等多规格、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继续(成人)教育体系。
学院自成立以来,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已经成为上海市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的先进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2004年)、“全国成人高校招生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高等学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2011年)等荣誉称号。
截止2013年12月,上海师范大学夜大学开设有13个本科、37个专升本、21个专科等71个专业,在籍学生人数12404人,其中专升本7502人,高起本1950人,高起专2952人;开设有国家高等教育自学考试11个主考专业,其中本科专业6个,专科专业5个,在籍考生6639人,2013年新增考生1343人,报考的总门次为18888门;2013年,非学历教育培训新开设项目15个,合作办学项目45个,全年举办了240多个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培训人次接近10000人。
学院坚持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坚持教育质量第一,倡导“以人为本、优化管理、从严治学、从严治教”的院风,坚定不移地围绕着“稳定夜大学自考办学规模,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培训,积极探索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学院工作重点;牢固树立开拓意识、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恪守“稳定是根本,发展是生命”的理念;积极推进继续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尤其是加强网络辅助课程和教育信息化建设,积极筹备上海师范大学网络学院;以强化、优化管理为手段,以深化改革创新为动力,重视教学质量标准化建设和落实,注重继续教育的内涵建设,以提升为社会服务的能力目标,努力实现继续教育办学结构的转型,不断推进和开创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学院坚持“立足地区,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办学指导思想,在积极推出各类长短期教育、职业培训项目以满足上海市民的需求同时,也积极参与上海市对口支援中西部地区干部教育的培训项目,先后为云南、贵州、内蒙、新疆、甘肃、重庆、山东、河南等省市举办了各类专门的师资研修班,被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人事局授予“上海市人才开发服务全国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将秉承“厚德、博学、求是、笃行”的校训,继续发挥“上海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的特色品牌,进一步深化和推广我校“继续教育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坚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创建学习型社会中,继续发扬“在实干中谋稳定,在创新中谋改革,在开拓中谋发展”的精神,在全民终身教育体系中继续发挥高校的引领作用。